日前,江蘇省政府印發《關于培育創建江蘇特色小鎮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文件要求加快培育創建一批具有江蘇特點的特色小鎮。
這是在浙江大力推動特色小鎮建設的原浙江省長李強調任江蘇省委書記后,江蘇首次公布特色小鎮創建實施方案。
創建特色小鎮,江蘇怎么做?

《關于培育創建江蘇特色小鎮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通過3-5年努力,江蘇分批培育創建10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疊加、宜業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鎮。據介紹,為加強對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建立相關工作機制,江蘇省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省發改委)牽頭制定培育創建特色小鎮的實施方案并組織推進相關工作。
特色小鎮的概念,國內最早興起于浙江,繼而在全國迅速發展。
江蘇特色小鎮“長”啥樣?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在首談江蘇特色小鎮時提及:“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而是產業發展載體;不是產業園區,而是同業企業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企業社區;不是政府大包大攬的行政平臺,而是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空間邊界明晰的創新創業空間……”
《指導意見》也首次明確: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特色優勢產業,集聚高端發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非鎮非區”創新創業平臺。文件認為,培育創建一批特色小鎮是新常態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的重要平臺、落實“聚力創新、聚焦富民”的重要載體。

據介紹,江蘇特色小鎮將會合理界定人口、資源、環境承載力,嚴格劃定小鎮邊界,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用地面積1平方公里左右。同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護特色景觀資源,構建生態網絡,彰顯生態特色,基本達到生態小鎮要求,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嚴格控制開發強度,著力提高開發水平,要把節能、節地等理念貫穿特色小鎮整個建設過程,推動生態保護與小鎮發展互促共融。特色小鎮原則上要按3A級以上景區服務功能標準規劃建設,旅游風情小鎮原則上要按5A級景區服務功能標準規劃建設。
省發改委介紹,江蘇特色小鎮應主要聚焦于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意創業、健康養老、現代農業、歷史經典等特色優勢產業,或聚力打造旅游資源獨特、風情韻味濃郁、自然風光秀麗的旅游風情小鎮。
省發改委舉例,如果小鎮本來就有特色優勢產業,則可以學習借鑒浙江創建特色小鎮的經驗做法,強化功能疊加、突出項目推動、集聚高端要素、創新運營機制,立足產業發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設形態“小而美”、運作機制“活而新”,做精做強本地最有基礎、最具潛力、最能成長的主導特色產業,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創新集群、有影響力的細分行業冠軍,成為江蘇省創新創業新高地、發展動能轉換新樣板。

如果想打造旅游風情小鎮,則要突出地域文化、鄉土民俗、歷史遺存等獨特旅游資源,堅持精致打造、凸顯“風情”,適應大眾旅游時代特點,提供多元化旅游產品,滿足差異性消費需求。做到形態、業態、生態相統一,注重生態環境和文化原真性保護,注重打造美譽度和影響力,培育江蘇旅游品牌新亮點。
在特色小鎮創建方面,省發改委強調,必須彰顯特色、突出創新、完善功能及注重綠色引領,比如任何一個特色小鎮,打造時都要著力打造產業特色、文化特色、生態特色和交往空間,體現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按照適度超前、綜合配套、集約利用的原則,加強小鎮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布局公共服務優質資源,提升社區服務功能,建設智慧小鎮。聚焦居民日常需求,構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務圈”、繁榮“商業圈”和共享“旅游圈”等。
在國家層面的政策鼓勵支持下,國內一大批特色小城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然而近年來,一哄而上、盲目跟風成了國內城鎮發展的普遍現象,因此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顯得尤為重要。《指導意見》提出了五個堅持:堅持創新導向、堅持因地制宜、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市場主導、堅持節約用地。
具體來說,江蘇特色小鎮要創新培育特色小鎮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防止“新瓶裝舊酒”,“穿新鞋走老路”。堅持從實際出發,發掘特色優勢,根據區域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宜游則游,打造具有持續競爭力的獨特產業生態,防止“千鎮一面”。以人為核心,進行高起點規劃,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完善城鎮功能,補齊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短板,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走節能低碳發展之路,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防止搞“形象工程”。

建設方面,省發改委強調,首先要堅決走差異化道路。規劃建設時要突出“特色”這一重點。其次,要有高品質的追求。高品質不一定是花了很大的代價或是裝修精美,而是設計理念、手法,包括對未來的預判、對人性的把握都要體現高品質。第三,要有特色型產業。特色小鎮發展,產業是持續造血的“心臟”。沒有產業,只會成為徒有其表的空城。第四,新技術助力。我們要廣泛運用新技術,將大數據、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手段運用到特色小鎮中去,改進管理,預測市場,推動經營等。
為了加強對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江蘇特建立了相關的工作機制。省發改委牽頭制定培育創建特色小鎮的實施方案并組織推進相關工作,省旅游局負責開展培育創建旅游風情小鎮的相關工作。省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大協同推進力度。
據介紹,為充分整合現有政策資源,支持特色小鎮建設。財政、國土等職能部門要明確對特色小鎮建設的專項支持政策。創新特色小鎮建設投融資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鼓勵利用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共同發起設立特色小鎮建設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特色小鎮發行企業債券、項目收益債券、專項債券或集合債券用于公用設施項目建設。

需要提醒的是,在特色小鎮創建方面,省統計局會同相關牽頭部門建立統計指標體系,對其進行統一監測。牽頭責任部門分別制訂有針對性的年度考核辦法,開展績效評價,并將考核評價結果與政策兌現相掛鉤。對創建過程中出現的弄虛作假、重大責任事故以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負面事件,經核實,取消創建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