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12日,2020年中國鄉村振興(太谷)論壇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召開。10月11日下午,2020中國鄉村振興(太谷)論壇分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地方和企業代表及農村改革親歷者等圍繞有機旱作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綠色興農國際比較、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構建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等專題,分四個論壇和一個圓桌對話的方式展開廣泛研討,總結、探索、分享鄉村振興經驗,從多維度和多視角共話鄉村振興之路。
建設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是山西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政治任務,是推動農業實現“五個轉變”的根本路徑,也是打造高質量轉型發展支柱產業、富民產業的關鍵支撐。

在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論壇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規劃專家張天柱以《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展望和山西十大產業集群案例借鑒國內外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與創新模式研究》為題作了精彩發言。

張天柱教授從發展背景、政策指引、問題對策以及發展趨勢方面對農產品加工業進行了精彩解讀,他表示,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是促進農民穩定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國家持續出臺文件,從高質量發展、精深加工、三產融合、產業集群等方面鼓勵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各省市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立足地域特色,差異化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并按照集群發展思路,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加工聚集區、加工示范園區等項目建設,培育孵化龍頭企業等措施有效提高了農民收入水平和農業現代化水平。
但相比發達國家,我國農產品加工業仍然存在資源綜合利用率偏低、裝備研發投入不足、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質量監管體系不健全、結構布局不夠合理、稅負重融資難、產品整體競爭力不強、行業引導能力和公共服務不足等問題。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可以從優化產業結構、引導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更新裝備和工藝、加強人才培養、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業 行業協會作用、加快布局調整、加快完善農產品加工業稅收政策、大力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積極實施差別化政策等方面著手解決。

張天柱教授指出,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是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演化過程中的一種地緣現象,是在特定區域內,生產某一主導農產品的農戶、數量較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及其上下游產業和政府、協會、金融機構及科研院所等相關支撐機構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并通過貿易和非貿易的方式相互緊密聯系,展開專業化的分工協作,形成類似生物有機體的產業組織。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具有明顯的生命周期現象,始終處于萌芽、發展、成熟和衰退的演進過程之中。

張天柱教授對國外荷蘭食品谷、丹麥食品產業集群、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食品谷 ”、日本利根川沿線食品產業帶等食品谷、食品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構成、策略等方面進行了精彩解讀,表示其產業結構相對完整,服務相對完善,管理經驗相對豐富,具有示范性,可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參考。同時,張天柱教授對山東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正在規劃的廣東深圳“國際食品谷”、河南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黑龍江肇東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等國內的食品產業集群項目進行了解讀,他表示各類具有聚集性及科研、 政府、 企業三要素的產業集群都將成為我國中長期各地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主要形式。以當地產業為基礎, 以合作、共享為原則,產業集群未來可期。

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2月18日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芬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扶持、企業主體、合理布局、科技支撐、綠色發展的原則,依托山西省雜糧、畜禽、蔬菜、鮮干果、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聚焦精深加工環節,按照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全政策鏈扶持的思路,以拳頭產品為內核,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三大省級戰略為依托,以標準和品牌為引領,以現代農業科技為支撐,打造釀品、飲品、乳品、主食糕品、肉制品、果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中醫藥品十個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針對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張天柱教授相應介紹了十個可借鑒國際案例,分別是美國納帕谷葡萄酒小鎮集群(釀品)、日本靜岡縣茶產業(飲品)、荷蘭奶酪之鄉豪達(乳品);英國烘培小鎮貝克維爾(主食糕品)、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肉制品)、新西蘭獼猴桃之都蒂普基(果品)、日本保健功能食品產業(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法國香水小鎮格拉斯(化妝品)、日本漢方藥產業(中醫藥產業),就這些產業集群的整體情況和經驗借鑒張天柱教授進行了詳細分析。
張天柱教授指出,要推進現代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構建完整高效的現代農產品加工技術支撐體系不可少,并講解了了自動分選、超高壓滅菌、微波干燥、膜分離、超臨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發酵、智能控制、副產物綜合利用等技術的原理、特點以及適用范圍。

最后,張天柱教授表示,助力現代農產品加工發展靠“制度創新” 和“科技創新”,加強教育培訓是最高效的方法。
農業規劃咨詢:市縣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農業發展戰略研究、都市農業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規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田園綜合體、國家農業公園、農業產業集群、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農業農村投資機會研究、涉農企業戰略咨詢、農場園區企業管理咨詢等業務。
聯系方式:025-69853799、1599637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