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安徽省農業工作會議在合肥召開。會議明確,全省將以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為總抓手,扎實做好2016年工作,努力實現“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良好開局。
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突破口
會議指出,今年全省農業工作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突破口,著力實施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大力開展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創建,組織實施綠色增效、品牌建設、科技推廣、主體培育、改革創新“五大示范行動”,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主要目標是實現“兩穩、兩高”,即穩步提升糧食產能,穩定小麥、水稻生產;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推動十項工作落地生根
為實現2016年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我省將著力推動十項工作落地生根。
1/以現代農業示范區轉型升級為切入點,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創建落地生根。通過品牌引領、循環利用和三產融合,探索構建產品生態圈、企業生態圈、產業生態圈,把所有的現代農業示范區逐步打造升級為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區。
2/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為切入點,推動綠色增效示范行動落地生根。會議強調,打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三場攻堅戰,對農業部門來說,重點就是要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3/以“綠色皖農”培育計劃為切入點,推動品牌建設示范行動落地生根。今年,我省將以區域公共品牌為統領,以行業品牌為支柱,以產品品牌為基礎,培育和創建知名皖字號農業品牌。開展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實施農產品“身份證”計劃,建立健全“黑名單”制度。
4/以打通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為切入點,推動科技推廣示范行動落地生根。重點加強基層公益性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解決農業服務機構設置、農業服務方式創新、農技人員激勵機制問題。
5/以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為切入點,推動主體培育示范行動落地生根。會議指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重在“聯結”,產業化龍頭企業重在“強體”,家庭農場重在“增量”,農民合作社重在“規范”,農業社會化服務重在“擴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重在“提升”。最近,我省將就示范聯合體評選、龍頭企業“甲級隊”評選、省級龍頭企業動態調整等一攬子下文部署。
6/以激活農村要素活力為切入點,推動改革創新示范行動落地生根。在確保2016年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礎上,加強確權成果后續利用。爭取年內啟動省級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整縣推進試點,通過“資源變股份、資產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獲得更多的集體資產收益。逐步擴大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試點范圍,引導政策性擔保機構降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擔保門檻和擔保費率,規范推進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試點。穩步開展“保險+信貸(擔保、期貨)”等試點。
7/以農產品電子商務為切入點,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落地生根。爭取省政府層面出臺“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電子商務,推廣線上營銷和線下體驗一體化經營模式,啟動省級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
8/以農機農藝農信融合為切入點,推動農業機械化提升行動落地生根。發展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復式作業機具,繼續對秸稈粉碎還田機、水稻育插秧機械和玉米收獲機械實行敞開補貼。共建蕪湖現代農業機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推進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收儲全程機械化,力爭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73%以上。
9/以農業開放合作平臺為切入點,推動農業“引進來、走出去”落地生根。力爭農產品出口額達13億美元。
10/以整合項目資金為切入點,推動“四制”管理辦法落地生根。結合“十三五”規劃,利用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招商引資、金融融資等,謀劃建設一批重大農業項目。主動協調配合國土、財政、發改、水利等部門,整合資金,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尤其是口糧田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