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央農辦 農業農村部 自然資源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農規發〔2019〕1號)、《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自然資辦發〔2020〕57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重要意義
“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是法定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鄉村地區的詳細規劃,是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進行鄉村建設的法定依據。在城鎮開發邊界外編制村莊規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工作,對于理清村莊發展思路、統籌安排各類資源、優化鄉村地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引導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推進鄉村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二、工作原則
1. 堅持保護優先。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嚴格保護耕地。充分挖掘存量用地,提高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保護鄉土風貌和歷史文化資源。
2.堅持有序推進。結合市、縣(市)及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試點先行,分類編制,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等涉及鄉村空間安排的規劃,納入村莊規劃統一編制。
3.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順應自然,針對鄉村地區特點,注重鄉村特色,編制能用管用好用的村莊規劃,防止大拆大建,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實用性。
4.堅持村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保障村民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權益。規劃成果表達簡便易懂。
三、工作目標
2021年上半年完成省級試點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和審批,2021年底完成市、縣級試點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和審批,設區市出臺村莊規劃編制規程,結合市、縣(市)國土空間規劃完善村莊分類和布局;2022年完成集聚提升類及有條件有需求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和審批,依據村莊規劃實施規劃許可和用途管制;2023年完成其他應編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和審批,建立“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用途管制制度并實施。
四、主要任務
(一)做好規劃準備
1.完善村莊分類和布局。市、縣(市、區)要結合市、縣(市)及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優化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外的村莊分類和布局,將村莊分類細化到自然村,重點明確保留類、搬遷撤并類自然村及新建居民點數量和布局。村莊分類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并公示,搬遷撤并類村莊要經村民會議同意。搬遷撤并類的村莊,要嚴格控制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村莊,因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搬遷的村莊,以及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對已經確定為搬遷撤并類的村莊,各市要組織縣(市、區)進行核實,在此基礎上完善村莊分類方案,并于2021年12月底前報省自然資源廳和農業農村廳。
2.準備基礎數據圖件。村莊規劃以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為基礎,執行《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自然資辦發〔2020〕51號)。市、縣(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省級村莊規劃編制指南的要求,收集、制作第三次土地調查數據、最新地籍調查數據、地形圖和高清航拍圖等圖件。村域比例尺不小于1:10000,擬集中建設的規劃重點區域比例尺不小于1:1000。有特別要求的區域,應進一步提高基礎圖件精度。
3.開展調查研究。根據村莊規劃編制工作要求,認真開展駐村詳細調查工作,充分掌握當地自然資源、地形地貌、交通區位、歷史人文、村民訴求和意愿等資料,找準村莊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研究解決。根據規劃編制需要,有針對性地收集相關成果和文件資料。
4.健全規劃制度。設區的市要總結村莊規劃試點經驗,結合當地村莊特點,依據省級村莊規劃編制指南,制定市級村莊規劃編制規程,重點提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和規劃要求,明確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文化保護、村莊設計、建筑風貌引導管控規則等。建立“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規劃編制技術支撐單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駐鄉規劃師制度,推進規劃有效實施,提升規劃實施管理水平。
(二)開展規劃編制
1.試點先行。有省級村莊規劃試點任務的市、縣(市、區),在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有關部門指導下,組織有關鄉鎮開展村莊規劃編制;市、縣(市、區)要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礦山生態修復、采煤塌陷區綜合整治、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鄉村旅游發展等開展本級村莊規劃試點,市級試點村莊數量不少于5個,縣(市、區)試點村莊數量不少于2個。
2.分類推進。在試點基礎上,按照工作目標,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搬遷撤并類村莊原則上不單獨編制村莊規劃,納入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或其他村莊規劃,明確管控規則,統籌謀劃布局搬遷村民安置用地等。城郊融合類村莊規劃應重點考慮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緊鄰開發邊界的城郊融合類村莊,可與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城鎮建設用地統一編制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集聚提升類村莊重點推進改造提升、激活產業、優化環境、保護鄉村風貌等。特色保護類村莊規劃應重點保持村莊特色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突出特色空間的品質設計。對重點發展或需要進行較多開發建設、修復整治的村莊,編制實用的綜合性村莊規劃。對較少開發建設或只進行簡單的人居環境整治的村莊,可編制簡單性村莊規劃,明確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村莊建設邊界、鄉村歷史文化保護線、地質災害和洪澇災害風險控制線,規定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建設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要求等。
(三)依規報批規劃
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村莊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村莊規劃報批前,應在村內公示30日,報批時應附村民委員會審議意見和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的決議。村莊規劃批準后15日內,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將村莊規劃數據成果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村莊規劃批準之日起20日內,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通過在村莊張貼、網絡發布等多種方式長期公開規劃成果。村民委員會應當全套留存規劃成果供村民查閱。
(四)嚴格規劃實施
1.加強規劃管控。按照“先規劃后建設、不規劃不建設”的要求,嚴格實施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村莊各類建設開發活動,應當符合村莊規劃要求。村莊規劃批準實施前,可以按照《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監督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皖自然資規劃〔2020〕2號)規定,依據既有的鄉村規劃實施規劃管理。對規劃為搬遷撤并的村莊,要合理把握規劃實施節奏,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不得強迫農民“上樓”。
2.開展規劃實施評估。村莊規劃原則上以五年為周期開展實施評估,評估后確需調整的,按法定程序進行調整。上位規劃調整的,村莊規劃可按法定程序同步更新。經依法批準的村莊規劃未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涉及強制性內容或發生重大變化等確需修改的,依照原審批程序報批和重新公布。
3.加強監督檢查。市、縣(市、區)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村莊規劃實施、修改的監督檢查。要按照“源頭嚴防”的要求,組織鄉鎮建立網格化巡查防控體系,落實日常巡查機制,及時發現、制止和查處違反規劃行為。
五、支持措施
(一)統籌安排建設用地規模。試點村根據人口流動、產業發展、村莊定位等確定試點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允許在不改變縣級國土空間規劃主要控制指標情況下,優化調整村莊各類用地布局。試點村的村莊規劃經依法批準后,直接納入正在編制的上位國土空間規劃,其他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在編制市縣和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時確定。村莊規模預測要統籌考慮城鎮化發展趨勢和鄉村振興實際需要,順應城鎮化過程中鄉村總體規模減量發展的趨勢,同時合理保障鄉村振興和村民合理建房用地需求。對于現狀已出現較多空心村和閑置用地的行政村,嚴格規模管控,積極盤活利用存量用地。
(二)允許規劃“留白”。在鄉鎮和村莊規劃中預留不超過5%的規劃建設用地機動指標,村民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零星分散的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等用地可申請使用。對一時難以明確具體用途的建設用地,可暫不明確規劃用地性質,在建設項目規劃審批時落地機動指標、明確規劃用地性質,并在項目批準后更新村莊規劃數據庫。
(三)保障相關圖數資料。編制村莊規劃所需的1:10000比例尺數字線劃圖(DLG)、1:5000數字正射影像圖(DOM),由市、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提出需求,省自然資源廳負責提供。
(四)加強項目支持。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人居環境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鄉村旅游景觀提升等項目,按照“不規劃不建設、不規劃不投入”的要求,向已編制村莊規劃的村莊優先安排。納入“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的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可用于支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依據《中央農辦 農業農村部 自然資源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市、縣(市、區)要切實加強對村莊規劃工作的領導,保障規劃工作經費及人員力量,建立并發揮縣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負責的鄉村規劃編制委員會作用。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在同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立足職能,密切配合,形成村莊規劃工作合力。
(二)落實責任強化考核。設區的市自然資源、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村莊規劃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年度工作任務、職責分工、時間安排、保障措施等,報同級政府同意后實施,并于2021年6月底前報省自然資源廳和農業農村廳。要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督導調研,著力研究解決村莊規劃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嚴格村莊規劃考核,將村莊規劃工作情況作為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考核內容。
(三)強化隊伍建設。市、縣(市、區)要搭建鄉村規劃綜合服務平臺,引導大專院校、規劃設計單位下鄉開展村莊規劃編制服務。支持優秀“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下鄉服務,提供駐村技術指導。引導投資鄉村建設的企業積極參與村莊規劃工作,探索規劃、建設、運營一體化。有序公開招考規劃專業人才,加強基層鄉村規劃人才隊伍力量。
(四)加強規劃技術支撐單位管理。村莊規劃編制技術支撐單位,應當具有相關規劃編制資質,熟悉農村情況。建立規劃實施跟蹤服務制度,延長規劃編制技術支撐單位服務鏈條。加強對規劃編制技術支撐單位編制服務質量的管理,對未按規定提供村莊規劃編制服務的,納入安徽省自然資源市場失信行為懲戒清單。
(五)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大力宣傳村莊規劃,總結推廣好方案、好經驗、好做法。加強政策解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的良好氛圍。引導村民將實施村莊規劃納入村規民約,提升村民參與規劃、執行規劃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
農業規劃咨詢:市縣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農業發展戰略研究、都市農業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規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田園綜合體、國家農業公園、農業產業集群、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農業農村投資機會研究、涉農企業戰略咨詢、農場園區企業管理咨詢等業務。
聯系方式:025-69853799、15996370505(微信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