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第六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暨國際農業科技交流會——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暨水科技創新研討會在廣西玉林市文化藝術中心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工會主席董清擔任主持。

研討會上,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成永旭教授講解了“新型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及其發展趨勢”,他指出今后稻蝦蟹種養技術的發展根本在于關鍵技術的研發,包括天然餌料、能量利用效率、微生物調控。而想要穩定糧食的紅線、種植效益的同時保證糧食安全、減少重金屬及農藥殘留,就要整合資源,建立科技平臺,多兵團聯合攻關;鼓勵農民實施土地流轉,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瞄準大米中高檔市場,生產有機大米、優質大米,直供超市。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為分析了魚菜復合種養技術在現代生態農業中的應用及前景。他表示魚類放養有利于蓮藕的生長和產量,且對害蟲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魚菜復合種養技術是一種現代高效生態農業技術和原位的生態環境修復技術,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能取得更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將久興不衰。

新疆惠利灌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門旗博士介紹了“離子灌溉理論與研究進展”。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賈海峰教授介紹了面向海綿城市建設時的城鎮降雨徑流LID-BMPs控制技術并對相關案例進行分析。他建議在海綿城市建設中,一是因地制宜,確定合理目標和篩選適用技術;二是分區問題導向,確定主攻方向;三是科學規劃,分步推進;四是合理設計,精細施工;五是合理監測,績效考核;六是完善法規制度,長效維持。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邱衛國副教授總結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針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問題介紹了十大技術模式與七種目前主要采用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在隨后的分享交流會上,以色列AWL公司首席專家Arthur Genis闡述了農業物聯網在智能灌溉上的應用并分享了相關案例。

北京科百宏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馬艷萍分享了物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及相關案例。

北京中農天陸微納米氣泡水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娟介紹了微納米氣泡的特性、微納米氣泡水技術的應用領域、相關產品及項目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