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以下簡稱“農旅”)展現出強大生機和廣闊前景,已成為鄉村產業的新亮點。然而,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農旅業帶來一場“急速凍”,游客數量出現“斷崖式”下跌。在此形勢下,農旅業面臨“危”“機”并存且“危”大于“機”的局面。2020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又提到要深刻認識今年的特殊性,要注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區域品牌建設、強化民俗文化內容、推進城鄉融合、增加農民收入,提出發起“趕農集”“尋鄉愁”“嘉年華”等鄉村旅游系列主題活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為進一步發揮農業嘉年華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帶動農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方面的積極作用。
10月24日,由河南省開封市農業農村局、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人民政府、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主辦,中國農業嘉年華產業聯盟、北京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北京農業嘉年華專業委員會、河南愛思嘉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第三屆農業嘉年華創新發展論壇”,在河南省開封市愛思嘉鄉村振興培訓中心順利召開。
本次論壇以“后疫情時代,農旅如何尋創新 謀發展 構未來”為主題,河南省開封市副市長王玲,北京農學院原校長、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園藝產業促進分會理事長、北京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王有年,河南省開封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劉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彥濤,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北京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業嘉年華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嘉年華產業聯盟理事長張天柱,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家明,中國信息協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國家十四五規劃專家組成員衛青,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資源區劃處原處長馮建國,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曾掛職江西省婺源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俊,十八洞村首任扶貧隊長、湖南省湘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龍秀林,河南愛思嘉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大宏等領導出席了論壇,出席本次論壇的還有來自農業政策、經濟業態、園區規劃、運營管理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各地主管農業農村工作政府機構領導,農業農村局、農業園區、文化旅游等涉農機構領導,農業嘉年華上下游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代表,中國農業嘉年華產業聯盟成員單位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等數十家單位10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中國農業嘉年華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 、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中農富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小凡主持了本次論壇。

河南省開封市副市長王玲出席論壇并致歡迎辭,王玲表示開封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黃“三點一線”黃金旅游線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開封愛思嘉農業嘉年華項目是開封市1+6鄉村振興示范帶西姜寨片區重點項目,致力打造中原地區集現代農業示范、農業科普教育、鄉村特色親子游樂、農事和民俗演藝、農業創意產業孵化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旅游目的地。

人才是第一資源,強化人才隊伍振興是提高農業競爭力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核心工作,也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北京農學院原校長、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園藝產業促進分會理事長、北京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王有年教授以“強化人才培養,為農業嘉年華賦能”為主題進行報告,王教授表示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都市農業通過城鄉融合,三產融合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農業嘉年華是都市農業創新發展的成功模式之一,農業嘉年華發展靠高端引領、創新驅動、人才支撐。急需強力培養高科技管理運營人才,農業科研人才,農技推廣人才,產業技能人才。

創新是第一動力,疫情已經對農業農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如何“突圍”成為必需作出的選擇。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家明以“后疫情時代,園區運營模式創新與發展”為主題進行報告,劉研究員主題發言中提到疫情將深刻改變我們的思維定式和生活方式,對中國旅游業未來走向產生重大影響。疫情倒逼旅游創新,觀光型景區要過渡到休閑型景區,農業嘉年華的建設方向要按照旅游的方向進行規劃,提供特色休閑活動和商業服務,提升主客共享體驗。

發展是第一要務,農業嘉年華這個新型產業已經在中華廣闊大地迅速繁殖,促進中國農業發展。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北京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業嘉年華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嘉年華產業聯盟理事長張天柱教授以“農業嘉年華創新與發展”為主題,分享了農業嘉年的內涵、國外農業嘉年華、農業嘉年華功能、農業嘉年華的發展意義,并以國內農業嘉年華及中農富通自身建設運營的農業嘉年華項目為例介紹農業嘉年華模式演變與創新。

中國信息協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衛青以“現代農業的文旅屬性及應用型大數據升級”為主題,我國尚存在農業基準數據資源薄弱、數據結構不合理、數據標準化水平差等問題,只有基礎數據準確了,農業資源間的發展潛力、搭配關系和最佳使用途徑,最優化配置模式才能夠精確計算,才能實現搭建國家級地方物產供應鏈系統的目標。

2020年農旅項目無疑是受創最為嚴重的領域之一,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農旅項目也需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找到農旅發展的新機遇。在特邀嘉賓對話環節中,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資源區劃處原處長馮建國主持,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區長王彥濤,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俊,十八洞村首任扶貧隊長、湖南湘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龍秀林圍繞“農旅項目建設與運營經驗交流”,分別介紹了河南開封鄉村振興的規劃案例、江西婺源的農旅發展、十八洞村的脫貧經歷,分享了各自獨到運營經驗。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副校長、臺灣農業經營管理學會理事長段兆麟通過視頻以臺灣休閑農業為例與與會嘉賓探討了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一二三產運營的影響。


通過本次論壇,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對農業嘉年華的創新和發展有更多的體會,將把學習到的新思路、新舉措用以實踐,讓農業嘉年華更好的發揮區域產業帶動、科技示范推廣、農民增收致富的巨大作用,實現農業嘉年華的社會、經濟、生態全方位可持續發展。

農業規劃咨詢:市縣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農業發展戰略研究、都市農業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規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田園綜合體、國家農業公園、農業產業集群、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農業農村投資機會研究、涉農企業戰略咨詢、農場園區企業管理咨詢等業務。
聯系方式:025-69853799、1599637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