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年18日下午,數字賦能農業一二三產融合專題研討會成功舉辦。現場直播強大的嘉賓陣容包括: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李道亮、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創始人李佳、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杜名揚、浙江大學(南潯)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產品追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岳曉蘭、科芯(天津)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胡建龍、河北大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寶來、荷蘭科迪馬集團中國區商務經理Just Roos(羅正義)、荷蘭豪根道亞洲客戶關系總監趙雪。三位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與四位優秀的企業家圍繞數字技術如何賦能農業一二三產融合進行了分享。

首先,李佳院長為這次論壇活動作了開幕致辭,強調數字農業要想真正落地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更需要組織創新。隨后,各位發言嘉賓就其自身專長、圍繞主題進行了分享。

岳曉蘭副所長 :大數據/區塊鏈/AI/溯源技術在農業一二三產中的應用
岳所長首先通過市場需求分析了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在農業中應用的必要性,即中國農業發展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的迫切需求。利用區塊鏈+大數據,構建可信數據庫、服務于企業政府與消費者。然后又從產業需求的痛點與難點出發,結合多維應用案例,生動地為大家闡述了如何通過大數據助力精準作業、實現產銷精準對接、實現產品標準化與品控、賦能政府智慧監管及實現防偽溯源等。提出信息技術助力產業的核心目標是:提質、增效、降本。

李道亮教授:無人漁場技術的幾點思考
李教授長期從事農業物聯網的研發教學工作,本次分享以漁場為具體應用場景,從技術方向、產業發展等方面用專業的技術描繪出了一個無人農業的美好場景。
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突破傳感器、在線監測機理等“卡脖子”技術,借助Zigbee+NBloT+5G+北斗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實現資源節約、產出高效、環境友好、產品安全轉化升級裝備化、裝備數據化、管控網絡化、決策智能化、作業無人化。

杜名揚副所長:數字農業賦能一二三產融合政策推動及產業現狀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長期從事農業規劃服務。杜所長首先從宏觀政策、社會經濟環境的大背景分析了發展數字農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從數字賦能農業一二三產的重點任務出發,通過列舉在高效生產、智慧園區管理、電子商務平臺、生產經營管理平臺、休閑農業、農業農村多場景下的典型應用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農業行業擁抱現代信息技術的迫切需求。

趙雪總監:AI、大數據等技術在溫室園藝的應用與發展
荷蘭豪根道集團致力于溫室園藝領域多年,在環境控制、生產管理方面也有很深的積累。本次論壇趙雪總監對其物聯網技術、生產注冊管理系統、大數據平臺等都進行了詳盡的介紹。通過大數據平臺可以分析作物生長環境因素、植物生理指標數據分析數據、病蟲害數據、作物生產管理等情況,人工智能可以通過這些數據來對植物的產量來預測,設置環境控制系統。同時,她還為大家分享了一些用于觀察植物的新工具,如:Thermal View(傾聽植物的聲音)。

Just Roos(羅正義)經理:SDF數字化技術在園藝生產中的應用
科迪馬集團中國區商務經理Just遠在荷蘭,也參加了本次線上交流活動,為中國的業界同仁分享了SDF數字化技術在園藝生產中的應用,介紹了三個軟件的應用:1、控制關鍵業務流程-物流。2、管理您的溫室業務-內部管理透明化。3、促進外部業務流程-訂單,銷售和網店。通過跟蹤和追蹤軟件完成溫室的概述、實際位置信息和您的作物的歷史數據、從而控制商業運作和成本。

李寶來董事長:社會資本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現高效節水、節肥、節藥助力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
李總從政策導向、政府難題、農業種植經營主體痛點、落地機制背景分析,以水肥一體智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為入口,助力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實現了高效節水、節肥節藥,實現數字化實現標準化,標準化促成品質化,品質化支撐品牌化的產業提升路徑。

胡建龍董事長:“AIPA”在坡地農業的應用
胡總通過山西晉中坡地農業建設案例,給大家講解了什么是“AIPA”?“AIPA”=智慧決策型精準農業:人工智能,Precision(精準),Agriculture(農業)。可以理解為通過算法模型、農作物表型分析到物聯網平臺到水肥一體數字化到作物生長全環境采集聯動系統形成AIPA。就像胡董事長說的:“讓天下沒有難中的地”。

農業規劃咨詢:鄉村振興示范區規劃、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田園綜合體、特色農產品品牌規劃、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農村一二三融合發展示范園/示范區、鄉村體系/村莊、農民豐收節策劃落地、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等。
聯系方式:010-62335590、13021107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