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聚焦縣域現代農業發展,11月23日,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以“創新機制,打造'滴滴農服'大平臺”為主題,進行了發言。

服務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壯大,改革開放以后得到迅速發展,服務業在GDP里的比重已經超過了55%,近兩年在整個GDP增量里,服務業做出的貢獻比例超過58%。從我國國情來看,服務業發展快的地方主要是城市,農村的服務業發展相對比較滯緩。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村消費結構、消費能力的轉變,未來一個時期,農村的服務業包括生產性服務業,將迎來一個黃金發展期。
目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具備,下一步的重點是要進行組織重構和資源整合,通過打造一批類似于“滴滴”這種平臺,利用“滴滴打車”機制,把社會上能夠共享的資源共享起來,構建一個“滴滴農服”大平臺,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一.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客觀要求
1.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將普通的農戶引入現代農業軌道的重要途徑。
2.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迫切需要。
3.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實現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有效途徑。
4.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組成部分。
5.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二.我國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進入了一個發展機遇期
隨著我國現代農業的加快推進,對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將是未來最有潛力的一個戰略性大產業。
1. 有強大的市場需求。一個合理的產業分工,需要一部分人管理農業生產,一部分人為這些農業生產者提供各式各樣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需要社會化服務的發展,需要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跟進。
2. 有良好的基礎。經過我國多年的扶持和引導,開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力量、設施裝備、服務主體等方面具備了一定規模。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培育了大概300多新型經營主體,這些主體具備了人才、設備、設施以及主體基礎,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強大支撐。
3. 有政策扶持。近些年各級政府扶持政策重點已經向補主體、補裝備、補技術、補服務方面轉變。為了扶持引導小農戶的農業生產,通過補服務,把小農戶引入到現代農業軌道中去,政府培育出一個服務業大市場,使技術裝備和服務達到一定規模。
4. 有可借鑒的成功模式。部分企業積極探索出有借鑒意義的發展模式,為我們建立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提供了經驗。

三.準確把握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總體要求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一種典型業態,也是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內容,必須要順應時代要求,加快推進這一戰略性產業發展,要把握規律,因勢利導。
1. 堅持市場化為導向。核心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推動資源要素向社會化服務領域優化配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社會主體為重點,著力解決農村群眾最迫切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服務問題,政府要順應市場發展的要求,提供支持發展的環境和條件,規范市場的主體行為。
2. 要共享社會資源。用創新機制,共享理念,最大限度盤活現有資源,通過打造一批“滴滴農服”平臺把人員、技術、裝備、設施最大化的共享利用起來。
3. 促進多元服務主體融合發展。通過打造共享“滴滴農服”平臺,以大企業為主體,融合農村五類新型生產性服務經營主體,促進這些主體融合發展,發揮各自的特長。
4. 創造良好的環境。首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相應適合的政策來激勵鼓勵農業社會化服務,特別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其次加快規范管理,每一類服務業都有相應的服務標準,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品種、不同服務環節,制定服務標準和操作規范,積極推行專項服務,保證農業服務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5.建設一些公共服務平臺,為各個層級服務主體提供有效的信息溝通服務和供需。

四.以農業生產性托管項目為依托,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以農業生產托管方式帶領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農戶和其他一些經營主體,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條件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一些耕種收等服務,部分或者全部交給服務組織去托管,讓服務組織來完成。通過這種方式降低農民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效益。
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推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第一集中連片,重點放在主產區,以縣為單元實施。第二重點支持薄弱環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適當補助方式,推動這些薄弱環節的服務業發展。第三,公平選擇支持對象,選擇一些具備條件、有能力的服務主體來實施生產性服務。
農村的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是未來鄉村振興中的一個大產業,其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面臨一個發展機遇期,通過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把資源有效地整合利用起來,產業發展將指日可待。

我國人多地少、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從事傳統種養業的小農戶存在的長期性,解決好農業生產過程中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合算的事情,必須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這是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現實途徑,更是現代農業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振興鄉村的大產業。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進入難得的機遇期,有旺盛的市場需求,有良好的人才技術裝備基礎和一定規模的服務主體,有各級政府的扶持引導,也有一些成功的模式可借鑒。在推進發展上,要堅持市場化導向,以組織重構和社會資源共享為重點,打造一批“滴滴農服”大平臺,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并呼吁社會各界力量積極投入到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去。

11月23日下午,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參觀考察洋河農業嘉年華,洋河新區黨工委書記張聯東介紹了洋河新區農業結構調整布局,以及洋河國家農業公園建設的概況,并陪同張天佐司長參觀考察洋河農業嘉年華主題場館,調查了解農業嘉年華展示的現代農業新模式、新科技、新設施、新設備、新品種、新創意。



農業規劃咨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田園綜合體規劃、農業(旅)綜合體規劃、國家農業公園、農業嘉年華規劃、農業產業集群規劃、農村一二三融合規劃、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規劃
座 機:010-62335590
晉老師:13021107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