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全面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是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意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催化劑,對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有著巨大的作用,能夠創造出“1只雞=1頭豬”的奇跡,使農民增收有希望,農業產業有奔頭,農村發展有動力,總要求“五位一體”協同發展。
為總結交流創意農業發展的典型經驗,完善創意農業理論、模式創新體系,推動現代農業資源整合與持續發展,為我國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4月27日,由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昌平區北京農業嘉年華組委會、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北京創意農業發展論壇"在九華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馬榮才、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志杰分別為論壇致辭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白春明主持了本次論壇

農業農村部原美麗鄉村建設辦公室主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魏玉棟以“發揮創意農業優勢,促進鄉村產業跨越發展”為主題做專題報告,分享了文創的內涵、鄉村文創的基本情況、文創與鄉村振興的關系,并表示希望“創意+”的思維成為一種社會意識;真正的文創不僅是事業,更是一門志業;文創更多需要的是環境,需要政策支持,需要學術環境和社會環境。

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院長王有年以“創意農業在農業嘉年華中的應用與發展”為主題做專題報告,王院長通過北京市昌平區舉辦的六屆農業嘉年華的經驗和過程,總結了農業嘉年華一步步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思路,以及創意在農業嘉年華項目中的應用。

中國創意研究院副院長紀川通過“水果之路”、農夫山泉等項目案例和自身工作中的切身經驗分享了現代創意農業策劃的思路和突破方法,創意是帶智慧和情感的,是對現有資源的一種整合,是現有資源的激活,將產生核裂變的效應。

現場嘉賓們認真地采、看、記、拍
會上,白春明副所長向嘉賓們推介了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天柱主編的《臺灣休閑農業發展與典型案例》,該書在各大網絡售書平臺銷售。


“高端對話”環節由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資源區劃處處長陳奕捷主持,北京原鄉里品牌創始人、北京市延慶區民宿聯盟主席曹一勇,北京一方人杰企劃公司設計總監、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創意農業主題展策展人徐人杰,上海邑空間設計公司設計總監陸利楊,呀路古熱帶植物園總經理夏鈺,金福藝農蕃茄聯合國農業部經理孫銳,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烏恩圍繞“發掘產業全鏈條的創意農業案例與模式”,結合自身經驗和各自企業案例分享了創意在農業發展方面的應用。

下午,嘉賓們參觀了第六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實地了解了創意農業在農業嘉年華項目中的應用

嘉賓們紛紛表示這種“理論+實踐”的論壇模式,讓大家學習的更透徹,印象更深刻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第六屆北京農業嘉年華的即將落幕,我們的論壇也已經成功召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農業嘉年華模式也逐漸深入民心,在引爆一個又一個的區域經濟發展。中農富通已在全國各地服務近20個農業嘉年華,如果您對此感興趣可以聯系我們!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深化精準扶貧,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對各地各級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農業嘉年華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現代農業發展的創新模式,以農業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撐,以文化為紐帶,以旅游為特色,以產業發展為方向,以樂活為目標,體現農業多功能性,對我國農業發展、休閑娛樂、產業融合、城鄉融合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近年來農業嘉年華在全國各地得到迅速發展,為進一步推動農業嘉年華可持續發展,形成良好的生態圈和產業集群,積極探索農業嘉年華創新發展模式,特在洋河農業嘉年華開園之際在宿遷舉辦首屆農業嘉年華創新發展論壇,總結發展經驗,啟發新思路,促進新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