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合肥市農業農村按照“穩糧調結構、提質轉方式、多元促增收、改革活機制、升級穩基礎”的要求著力在農業農村發展上躍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努力實現農業總產值增長3%、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左右,為全市農業農村“十三五”發展開好局。
抓規劃,優化產業布局新形態。堅持綠色發展為導向,立足各縣(市、區)資源優勢,調整農業產業布局,構建全域整建制創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1區”,環城、環湖、環機場“3環”高端設施農業建設,沿嶺、沿山、沿路、沿河“4沿”特色農業集聚帶建設“134”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空間新格局和“三區一鎮”現代農業產業集聚發展新格局。
抓調整,構建農業產業新體系。深入實施現代農業十大行動,提升“穩糧、擴菜、強畜、興生態、重加工、活流通”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水平。在挖掘“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提高糧食產能基礎上,發展規模農業,突出發展加工農業,集聚發展園區農業,全面推進高效、安全、綠色、生態和安全農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抓融合,大力發展農業新業態。突出農業生產、生態、生活“三生融合”。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千百十”工程,推進農產品加工業集群集聚發展。提升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突出百公里環湖生態農業示范工程建設,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深入實施“百億”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加快推進現代種業集聚區建設,著力構建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子企業集群發展新格局。組織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五大行動,推進百億農產品電子商務工程建設,加快智慧農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