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園區是南京市發展綠色都市農業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從2007年開始,南京市組織開展了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工作,現有41個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為了幫助園區的提檔升級,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特委托中農富通編制《南京市農業園區發展研究報告》,以期從產業發展路徑、園區發展模式、保障措施等多維度為南京市農業園區未來三年的發展做統籌謀劃。
目前南京中農富通團隊已完成板橋現代農業示范園、八卦洲現代農業示范園和浦口全區農業園區調研工作。
8月12日,中農富通調研團隊分為兩組,分別由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薛欣艷與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杜名揚帶隊,來到江寧淳化園區和江寧臺創園開展走訪調研。
調研1組薛欣艷一行在南京市農業農村局領導和江寧區農業農村局領導的陪同下來到了江寧淳化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座談會
園區負責人陶敬富介紹,園區是江寧區重點優質水稻種植區域,“土橋大米”是園區的主導產業,年總產值可達1.2億元,主導產業的加工產值達2.6億元,主導產業加工產業轉化率達20%。他講到園區設有生產配套設施建設,工廠化每年可滿足5000畝大田育秧的需求,烘干中心廠房日烘干量達180噸。解決了當地農戶就業千人次。
園區始終致力于打造特色農產品,除“土橋大米”外,“睿汐藍莓”、“青龍蔬菜”、“五城青蝦”、“城霧茶葉”等也是園區特色品牌,同時還打造了馬場山、舟漁寨、百果園、上堰民俗村等休閑觀光農業精品樣板。
負責人說到園區的特色亮點在于:共建產業合作聯盟,擴大稻米品牌宣傳,園區會不定期組織聯盟成員開展討論會和培訓工作。在2019年“土橋大米”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其次園區采用綠色防控技術,實現水稻生產綠色化。
隨后,調研組來到園區內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和馬場山等地實地調研。


圖 // 育秧中心和烘干中心

圖 // 馬場山
調研2組來到江寧臺創園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由產業發展處朱志祥處長帶領考察。
調研團隊首先來到臺創園蘭花館,朱處長欲通過臺創園這座主展館的參觀,展示臺創園的蘭花主導產業。5000㎡的臺創園蘭花館完成內部改造升級后,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專業蘭花展示展銷平臺。
據朱處長介紹,園區圍繞花卉和瓜果主導產業,已建成用于蘭花組培、生產的高端智能溫室10多萬㎡,引進了林語花海、瀚灝園藝、蘭谷花卉、瑞之馨花卉等10余家蘭花種植企業入駐,蝴蝶蘭種苗培育年產量可達700萬株以上,遠銷韓國、日本、美國、泰國、歐洲等地,蝴蝶蘭組培苗產量占全國10%,開花株銷售量占全省60%市場份額。



臺創園蘭花館
隨后,調研組分別拜訪了幾家入園企業,了解目前臺創園蝴蝶蘭組培、種苗生產、花卉銷售的現狀。臺創園以年租的方式為入園企業提供種苗生產和組培的大棚、設備,減輕入園企業經濟負擔。每家企業的蝴蝶蘭品種都達上百種,線上線下同時銷售,擴大銷售渠道。
緊接著,調研團隊又參觀了一家花卉品種研發公司和園區運營管理公司。


入園企業:鑫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入園企業:林語花海(組培實驗室育苗新品種)
下午在園區辦公樓會議室,朱處長詳細向調研組介紹了目前園區已完成4.6萬㎡肖家莊研發中心載體建設,計劃引入上百家農業研發型企業。此外,臺創園還有占地600畝的青少年學農基地,已形成“三館”、“三園”、“三吧”格局,擁有各色臺灣蔬果和科普設施,已承接多場知識科普、栽培實操等學農活動。
朱處長表示,目前園區缺乏科技研發型人才,產業比較單一。在今后,圍繞國家級農業產業園區升級目標,需要作出更深度的規劃,來提升農業技術和產品品種。

座談會 ▲
接下來,中農富通調研團隊將繼續深入南京市域其他農業園區走訪調研。在完成調研工作后,中農富將憑借專業的運作團隊和多年三農服務經驗對每個園區進行深度剖析,并作出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案。
中農富通將通過此次對南京41家現代農業園區的全方位調研,對南京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形成更為深層系統的認知,為將來園區提檔升級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為未來服務南京市域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珍貴資料。
農業規劃咨詢:鄉村振興示范區規劃、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田園綜合體、特色農產品品牌規劃、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農村一二三融合發展示范園/示范區、鄉村體系/村莊、農民豐收節策劃落地、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等。
聯系方式:010-62335590、13021107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