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農業,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市場。因此,探索創建一個新型載體,將這四大要素有機聯結、有效整合,使之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抓手,具有現實意義。農業綜合體,就是基于這樣的基本認識,用工業化發展理念,借鑒城市綜合體概念提出來的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載體形式。
現代農業綜合體是指以農業為主導,融合工業、旅游、創意、地產、會展、博覽、文化、商貿、娛樂中的三個以上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形成多功能、復合型、創新性產業結合體。包括區域性綜合體、農園綜合體、農博綜合體等形態。
農業綜合體是“第六產業”創新理念的體現。
農業綜合體的出現是大勢所趨。
農業綜合體是中國農業新跨越的創新載體。
農業綜合體是農業項目的“龍頭抓手”。
農業綜合體是復合經濟的“時代交響”。
農業綜合體是農業產業化的延伸發展。
農業綜合體主要是由特色種植基地、加工工業客廳、休閑服務設施三部分構成。
其中農作物種植為基礎產業。產業化運營模式打造現代高科技、高附加值、景觀性較強的農業經濟作物種植基地,該基地種植作物主要為與當地市場需求和氣候、土壤等相適宜的特色農產品,并營造大地景觀。未來將對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起到引領和示范帶動的作用。
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農業品種發展種植基地,集種植、生產、加工、觀光于一體,以“工廠化生產、公司化運營”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實現高效的農業開發,未來在市場需求及發展前景良好的條件下輻射帶動周圍村鎮發展。
依靠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計劃同步建設現代農業綜合體。
通過農業園區的轉型升級來建設現代農業綜合體。
以單個或多個企業或者合作社作為主體建設現代農業綜合體的方式。
基于地區主導產業來建設現代農業綜合體。
農業綜合體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到較為發達的新階段,對長期以來農業園區實踐的不斷總結基礎上提出的一個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概念;既脫胎于農業園區,又高于農業園區,可以說是現代農業園區的“升級版”。作為誕生于農業發展新階段的新生事物,以新理念、新內涵、新模式、新機制、新使命彰顯其鮮明的時代特征。
由中國農業大學富通公司(簡稱中農富通)規劃設計的“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田園小鎮和都市農業示范區”是農業綜合體模式的代表,孕育著“現代田園城市”的新范式。整體規劃設計用創新思維將農業和城鎮建設相結合,以各新城中心功能區為核心,以追憶西周文化為魂,以展示自然之美為線,集生態恢復、都市農業體驗、文化休閑、娛樂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以再現新城生態和文化記憶為目標的,布局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生態休閑等特色主題小鎮及莊園經濟型小鎮對居住環境進行點綴,構建環境優美、文化多樣、城鄉繁榮、產業發達、獨具魅力的現代田園社區,形成“傾城之鏈,盈彩田園,絢麗畫卷。通過農業村鎮一體化規劃,打造都市田園小鎮。實現產業、文化、生活一體化,打造都市農業和城市建設高度融合的新區。

陜西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田園社區

陜西西咸新區沛西新城都市農業示范區
而中農富通規劃設計的另一個項目“四川省綿陽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則是“一村一體”模式的農業綜合體,其規劃定位為:產村一體互動相融、丘區地域風貌獨特的四川省丘區重點扶貧開發樣板區、四川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先行區、四川省丘區生態綠色農業和幸福美麗新村示范點。采用“重點鄉鎮+示范園區“、”中心村+生產基地” 發展模式,近期優先扶植培育多個現代農業示范園,以園區引領,村與規模產業組團式發展,指狀伸展,實現產村一體的發展思路,快速推動產業與村莊一體化發展格局。根據空間關系、產業規模、交通條件等因素整個核心區劃分7個產村單元。每個產村單元打造一種特色主導產業,兼顧其他產業發展。

四川省綿陽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
綜改區以精品經濟林果、食草型畜禽業為主導產業,農業型、商貿型、旅游型等不同類型的村鎮組團發展,走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路子。當地政府推進配套基礎設施改善的同時,引進龍頭企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價值,依托自然山水景觀資源,連片發展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實現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依托區域內優勢農副產品生產優勢,大力發展服務于休閑觀光農業的農業產品,在產業鏈條延伸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強化品牌推廣。

四川省綿陽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核心區



